ARTICLES/文库
线上?线下?孩子的英语启蒙到底怎么选?
2019-01-16 • 19998对于任何学科的启蒙,都有可能(注意,是有可能)拔苗助长,只有对于语言的习得过程,是人类的天性使然——每一个孩子,都是天生的语言学家。学母语是学,对于3岁(甚至是更小一点的)孩子而言,学英语也一样轻松自然。
那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,到底应该是线上还是线下?如果任何人就这个问题,给了你一个斩钉截铁又毫无分析过程的简单答案,我只能说Ta一定是卖大力丸的。所以,今天咱们必须先要说说,孩子的英语启蒙这个事儿,整个市场已经发展成了什么形态,你能选择的课程或者产品,都有什么!之后我会再开文章来写,对这些课程/产品的分析,教你如何根据自己的多方面情况来给孩子做科学合理的选择。
为了方便你理解,我帮你做了一张图:
● 先听说,后读写。
就好像没有哪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,是因为仅仅依赖把语文课上好就能实现的,而往往有着常年阅读、博览群书的习惯。英语也是一门语言,自然也应该以相似的路径学习。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之前、在中国的视听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,除了教学场景,我们没有办法在家给孩子创造家庭场景进行英语的启蒙和学习。
原因很简单啊,你也许不懂语文教学,但是给孩子买中文绘本、买课外书,给孩子念、陪孩子读总是可以搞定的事情。然而能够真的毫无压力地跟孩子说英语,创设英语环境,这真难为了一代70后至90后的家长——谁当年不是被错误的方式,教出了“哑巴英语”的呢?
科技的发展打破了这种困境。所以,除了教学场景之外,家庭场景也能够被利用起来了。家庭场景中,有3个终端能够帮助你为孩子创建一个教学场景以外的英语学习场景。这3个终端分别是手机、大屏和其它。
手机终端很好理解,目前移动互联的主要工具就是手机,如果将来有了其它形态的工具我们再来增加。我没有单独列出个人电脑形态的终端,因为它的发展趋势是在逐渐萎缩的。至于平板(如iPad)这种终端,基本可以等同手机。
也就是说,线上直播类产品,虽然隔着屏幕依然有一个老师存在,教学过程是由老师主导完成的。这也就使得这种产品对于用户而言,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“抢好老师”。且,美教的话,价格也比较高(菲教相对经济)。
不要动不动拿乔布斯不给孩子用iPad来对抗时代的趋势,也不要拿黄磊王菲的育儿心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。这些人的教育方式方法跟咱们普通小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。为啥?因为他们都可以确保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不用去人才市场找工作,咱们一般人所需要具备的一纸名牌大学毕业证做敲门砖、各种需要苦练才能获得的职场专业技能,无论是乔布斯、黄磊还是王菲家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。
● 2岁以下坚决不给
● 2-3岁要控制,一次最多15分钟
● 3-6岁有节制,一次最多20-30分钟
2岁以下的时候,坚决不给孩子使用手机和iPad,在这里我就不对孩子眼睛的生长发育做长篇累牍的介绍了,改天单独说说。2-3岁可以接触手机或者iPad,但是每天不要次数过多,2-3次可以了,每次最多15分钟。3-6岁的孩子也是一样,每天不要次数过多,每次最多20-30分钟(随着年龄增长可以增加单次时长)。
大屏终端(就是电视),是一种典型的泛教育终端。当年你想通过电视大学学到跟上真大学一个水平的美好期待有多扯,现在你让孩子通过看电视学会英语的黄粱美梦就有多扯。所以,没事儿通过电视放放动画片、看看各种有的没的的教育类电视节目就可以了——增加英语语言的exposure总是好的,对孩子的英语启蒙而言,有作用是肯定的,想要作用特别大,还是算了吧。
至于机器人终端,到现在为止还处于一个手机芯片装了一个壳,比拼谁家的机器人连接的资源(数据库)更多更大的状态。本身市场当量还没有起来,更没有哪个机器人能够在孩子的英语启蒙和学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我也就不做赘述了。当然,我无比期待未来的机器人终端厂商,能够真正弯下腰来去理解和体会“教育”,而不是做出了一个硬件产品塞给家长,试图让他们来理解机器人。就像当初诸多互联网企业闯入教育赛道,所经历的转变是一样的。
互联网教育,究竟教育是中心词,互联网是修饰语(定语);还是互联网作为主体去改造教育,这是没有必要的无稽之争。曾经信誓旦旦要用互联网技术作为主体去改造教育的思潮,似乎终于偃旗息鼓了。我能告诉你的是,按照这两种思路做出来的课程产品,大相径庭。
拥抱未来,和尊重传统,并不矛盾呀!扯远了。